460回忆录20-《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》
第(2/3)页
景熙帝采纳了李东阳的建议,下令召开“科钦紧急会盟”。南夏、佛朗机、满剌加、旧港等邦国的代表齐聚科钦,商议对策。
会上,李东阳提出“三重保障”方案:一是安全保障,南夏与佛朗机联合增派护航舰队,覆盖波斯湾与亚丁湾航线;二是贸易保障,设立“会盟贸易基金”,对受红毛夷骚扰的邦国给予补偿与低息贷款;三是技术保障,向南亚与西亚邦国输出简易航海技术与观测设备,帮助其提升自主防卫能力。
霍尔木兹与阿丹的代表在会上表示,他们愿意继续留在会盟,但希望南夏能拿出更具体的安全承诺。李东阳当即回应:“南夏水师将在波斯湾与亚丁湾各部署一支分舰队,常驻巡逻;同时,为霍尔木兹与阿丹各培训一支本地水师,配备‘追风级’巡防舰与龙炮。”
这一承诺打消了霍尔木兹与阿丹的顾虑。最终,所有与会邦国签署了《科钦紧急保障宣言》,明确了联合防御与贸易互助的条款。红毛夷的“远交近攻”未能奏效,反而让南夏的会盟更加紧密。
六、太子的决断与“家书驿站”的扩展
慕容彦在“白泽号”上的见习进入尾声。他不仅学到了航海与战术,更体会到了人心的重要。他向陈璘提议,将“家书驿站”从马六甲扩展至科钦、旧港、满剌加等会盟港口,让更多水手能够与家人通信。
陈璘深表赞同,立刻上报京师。景熙帝批复:“准。着礼部与水师协同,在各重要港口设立‘家书驿站’,配备专职驿吏与翻译,确保家书传递及时、准确。同时,允许民间商队参与驿站运营,以商养驿,形成可持续机制。”
“家书驿站”的扩展,赢得了水手与商队的广泛好评。许多长期出海的水手,第一次能够定期收到家人的消息,士气大振。慕容彦在见习笔记中写道:“海疆的稳固,离不开武器与舰队,也离不开人心与温情。驿站虽小,却能系住万千家庭,系住国家的根基。”
见习结束前,慕容彦随“白泽号”参与了一次联合巡逻。在科钦外海,他们发现了一艘被红毛夷劫掠的佛朗机商船,船员被困在荒岛。慕容彦主动请缨,带领一支小队乘小艇前往救援。
救援过程并不顺利,荒岛地形复杂,红毛夷的散兵仍在游荡。慕容彦沉着指挥,利用地形隐蔽接近,成功救出了被困船员。返回“白泽号”时,陈璘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殿下今日之举,有古之仁君之风。”
慕容彦谦逊道:“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。身为太子,当与百姓同甘共苦。”
七、风暴眼中的平衡与未来的伏笔
科钦的风波暂告一段落。南夏与佛朗机的联合护航恢复了印度洋东部的航道安全,红毛夷的“断链行动”未能达到预期目标。但所有人都清楚,这只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短暂平静。
红毛夷在科钦受挫后,将目光转向了马鲁古与北方航道。他们开始在马鲁古外海集结舰队,同时派人渗透到日本海沿岸,试图与当地邦国建立联系,争夺北方航道的控制权。
南夏也在调整战略。景熙帝下令:“加快‘追风级’巡航舰与‘镇远’级战列舰的量产,全面换装龙炮;扩大‘经度工程’的覆盖范围,将星表与航海钟推广至民间商队;在马鲁古与波斯湾设立永久性军事据点,加强会盟邦国的军事合作;同时,重启与红毛夷的谈判,试探其底线与诉求。”
苏廉再次被任命为谈判代表,前往好望角与红毛夷主事人会面。他知道,这将是一场艰难的谈判,红毛夷不会轻易放弃在东方的利益,而南夏也不可能退让海疆的核心诉求。但他相信,只要找到利益的平衡点,就能为南夏争取更多的时间与空间。
陈璘则率舰队返回马鲁古,加强那里的防御。他在给京师的战报中写道:“马鲁古是香料之心,也是印度洋的枢纽。守住马鲁古,就能守住会盟的信心;守住马鲁古,就能在与红毛夷的竞争中占据主动。”
慕容彦回到京师后,向景熙帝呈上了见习笔记与海图。景熙帝看完后,欣慰地说:“彦儿,你已懂海,更懂人。未来的海疆,需要你这样的君主,既要有雷霆手段,也要有悲悯之心。”
慕容彦叩首:“儿臣谨记父皇教诲,愿为南夏的海疆鞠躬尽瘁。”
夜色降临,京师的灯火与海上的星光遥相呼应。印度洋的风暴眼暂时移开,但新的风浪正在酝酿。南夏的巨舰,将继续在茫茫大海中航行,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。
— — —
后续连载大纲(分卷推进,逐步到1万字)
- 第32章:马鲁古再燃:红毛夷的“香料围城”与南夏的“反围歼”
- 红毛夷集结舰队,对马鲁古实施海上封锁,试图逼迫土邦倒向自己。
- 南夏与佛朗机联合展开“反围歼”,利用“追风级”的速度与龙炮的火力,打破封锁。
- 科学院推出“信号火箭”与“夜航照明弹”,提升夜战与协同能力。
- 太子慕容彦提出“民心工程”,在马鲁古推广农业与手工业技术,巩固土邦与南夏的关系。
- 第33章:北方航道的阴影:红毛夷渗透与日本海的“雪夜交锋”
- 红毛夷商队与间谍进入日本海沿岸,试图与当地邦国建立联系,争夺北方航道。
- 南夏民间商队与水师联合展开巡逻,在雪夜与红毛夷小队发生冲突。
- 科学院完善“寒区航海装备”,包括保暖衣物、冰区导航仪器、破冰船设计。
- 李东阳出使日本海沿岸邦国,签订“北方航道安全协定”,建立联合巡逻机制。
- 第34章:经度工程的深化:天文台网络与“海上授时”
- 科学院在沿海与海外据点建立天文台网络,观测精度大幅提升。
- 推出“海上授时”服务,通过信号旗与电报,为过往船只提供精准时间,提升经度测量精度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