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5章 中韩合流,东方好莱坞!-《都重生了,谁还当演员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但是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。

    权力的紧箍,就在那儿,一摸头,冷冰冰的紧箍。

    新一拳超人从立项到拍摄、杀青、上线,全都是网大流程!

    跳过规矩,直接进入院线审核流程,可不是让他和资本一起玩的。

    百亿贺岁档要!资本的红线也要!

    怎么拉扯?

    李明洋估计谁都不清楚……就是让他自由发挥。

    这关他什么事啊!

    杰克马牛逼归牛逼,但在电影圈他其实姿态很低的……

    额……好像出了什么问题。

    今年的杰克马一反常态,在电影圈很高调啊!亲自下场啊!

    “百亿贺岁档……我怎么感觉我开了一个地狱副本……”

    李明洋看着手机,喃喃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才意识到?”景恬震惊道。

    李明洋嗯了一声,把手机给关机了!

    他有预感,不关机,坏消息一个接一个……

    “我以为你早就知道了呢。”景恬担忧道。

    “百亿贺岁档其实不难,只要团结就能达成,再不济也可以靠片源堆。”李明洋叹了一口气,“我做梦都没想到,他们竟然可以集体跑路!十八路诸侯,最后就剩我一个唱独角戏。”

    “十八路诸侯?哈哈,好贴切。”景恬突然笑了起来,特别灿烂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还有心情笑。”

    “跟你学的,你特别喜欢看我倒霉。”

    真聪明!

    “没有。”李明洋否认道。

    景恬哼了一声,想做出生气的样子,没成功,笑的更灿烂了,“我可以帮你把地狱模式改成天堂模式哦……想不想?”

    “我现在没心情滚床单。”

    “去你的,我跟你说正经的,你怎么想上我!”

    李明洋挠了挠头,“你连电影上映都搞不定,凭什么帮我改模式,没人可以,就是你爸也不行,万达又不是他开的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哦,有一个人可以。”景恬昂起头,傲娇的说。

    “老王?”

    “恭喜你,答对了。”

    “他凭什么帮我?不对,他帮我干嘛,我并不需要他的帮助。”

    景恬抿着嘴想了一下,忘了该怎么说了,拿出手机,看了一眼手机里的备忘录,说:“王叔叔说无论你做什么选择,电影排片是五洲电影发行说了算,五洲,万达说了算。”

    “我怎么听着有点威胁的意思……”

    景恬吐了吐舌头,不好意思的说:“我语气有点问题,王叔叔对你赞不绝口,恨不得你就是他儿子,他很有诚意的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诚意?收我当义子?”李明洋无语道。

    “呸呸,这哪是诚意啊!”景恬双手合十,十指纠缠,满眼放光的说:“王叔叔想把青岛的东方影都交给你负责,万达多少股份,你就有多少股份。”

    李明洋倒吸一口凉气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青岛东方影都,这是一个文旅+电影的项目,这是一个电影重工业项目。

    2018年,带着成为东方好莱坞愿景的“东方影都”正式建成。

    这里拍出了《流浪地球》《刺杀家》《独行月球》《封神三部曲》《流浪地球2》。

    细数自2016年以后的国产片,5亿投资以上的商业大片,大多都有东方影都的身影。

    李明洋前世就去过青岛东方影都,这是一个为科幻而生的影视基地。

    在东方影都拍过的戏,总带着些工业探索和创新,戏与戏之间,似乎也完成了一种流动。

    2013年东方影都正式启动前,王健林留下一句名言:“大多数行业都有天花板,唯独文化产业是没有天花板的行业。”

    对照好莱坞,万达请来英国松林制片厂,为东方影都做设计顾问。作为“007系列”等大片常年的拍摄基地,英国松林认证标准之严苛,目前全球仅有4家影视基地获其认证。

    彼时的万达,瞄准的是国内高新影视基地的空白。

    于是,一个自出生起就带着野心的影视基地,从黄岛诞生了。

    棚租收费是大多数影视基地的最主要收入来源。

    原先,东方影都更多面向国产大片。但2017年,万达遭遇“股债双杀”,承载着万达对“没有天花板的行业”野心的文旅项目,卖给了融创。

    易主后的东方影都,不变的,是助力国产影视工业化的大方向,改变的是开放的态度。

    正是从这个节点开始,东方影都开始积极地向剧综和广告项目敞开怀抱。

    电影工业成为一纸空谈。

    融创没有电影基因。

    虽然先接手了乐视影业,后侵吞了万达的文旅项目和影视基地。

    但老孙本质是地产狂人,玩的是并购。

    重地产,轻电影,导致头重脚轻。

    东方影都这座承载东大电影工业的基地,错过了最好的黄金发展时期。

    文旅做的还行,但想做到横店和象山这样的实景城,没有底蕴。

    东大适合搞影视城和文旅的城市非常多,东方影都投资五百亿……也算是凤毛麟角了。

    这么多钱砸下去,不能说烂了,只能说任重道远,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……

    当然也有捷径。

    那就是棒子!

    青岛与棒子隔海相望,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吸引韩国人的首要因素。

    从首尔到青岛的直线距离仅约600公里,比去济州岛还近。

    这种“近到离谱”的地理优势,让棒子游客周五下班冲去仁川机场,两小时后就能站在五四广场吹海风。

    青岛与棒子的接轨是全方位的!

    1992年中韩建交后,青岛成为两国互通的首批口岸城市,仁川-青岛航线常年保持高密度航班。

    青岛开发区累计引进三星、LG等韩资企业5800余家,约占全国韩企总数的15%。

    城阳区的韩国工业园聚集了430多家韩企,带动近5万韩国技术人员及其家属长期居住。

    麦凯乐商圈周边形成了完整的韩国人生活区:韩国国际学校、韩式汗蒸房、首尔医院分院一应俱全。

    青岛早在2003年就获批“中韩经贸合作示范区“,棒子人可以享受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。

    西海岸新区还设有专门的韩国人服务中心,提供从签证延期到驾照换领的一站式服务。

    以青岛作为韩流的登陆点,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