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从张沈二人那里,付小林了解到面试的基本内容。 李明洋是三位面试官之一,只要达到报名要求的,就有见到李明洋的机会。 那些艺考生来应聘,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李明洋面前露个脸,也许喜从天降,拿到女主角。 一开始面试是十人同时进行,个人面试,时间有限,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表现机会。 然后很多人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,就被刷下来了。 于是下午就出现了团队面试,让应聘的学生互相组队,组十人,然后出节目。 也就是说,面试可以分为两轮,单人和团队。 单人淘汰,还能加入团队。 团队失败,被整个刷掉,单人还能继续面试。 双重面试,给每个人两次机会,最大可能招募可造之才。 最后,小付发现一个大BUG,那就是自己竟然可以去面试…… 团队的人都以为他是应届生,发号码的工作人员也以为他是应届生,然后就没有看准考证…… 能见到偶像,付小林很高兴,不过他更想找到自己的女神。 一上午没见到人。 中午,张东白和沈羽带着付小林,以及新组成的十人团队去下馆子,然后给众人安排工作。 付小林因为个子不高,长得还行,成了男配,身高的劣势,让他很难抢导演兼男主张东白的戏。 沈羽则是编剧和搞笑男,他们准备搞个青春校园剧。 至于女演员。 这个堪比北影招生的招聘最不缺的就是女演员。 张东白和沈羽挑挑拣拣,找了两个漂亮的、一个胖的、一个看着很滑稽的搞笑女、还有一个又瘦又黑的。 美女太多,审美疲劳,丑出新意,才能出奇制胜。 这是张东白和沈羽的思路。 付小林喜欢看电影,但是幕后拍摄还是第一回。 他听的很认真,几乎一听就懂,完全不像新手。 下午三点多,付小林跟着张东白、沈林走进了面试的房间,类似多媒体教室。 李明洋,二十四岁金棕榈大导演,韩影票房之王,就坐在舞台下方的第一排。 头戴醒目的红色特瑞棒球帽,标志性的黑墨镜却不带了。 如此近距离,看到偶像,付小林整个人都精神了,一扫原来的得过且过,不行就回家的想法。 他想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圈子。 虽然他更倾向于父母的安排,去警校当警察…… 但年轻就是好……他才17岁,几年时间,应该可以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吃这碗饭。 不适合就去警校,也来的及。 李明洋看着台上的十位年轻人,这个团队的成员明显就很有诚意,不是千篇一律的美女帅哥组合。 每个人都很有特色。 “李导好,我是……” “不用介绍自己,如果留下,我会知道你的名字,如果离开,知道名字毫无意义,那个小高,把这句话传下去。”李明洋轻笑道。 身体向左侧倾倒,托着下巴,非常松弛的看向舞台。 台上的众人顿感压力骤小。 开始准备道具、调试灯光,安排机位,演员站位,以及打板。 “这组很专业……”李明洋左手边的郭凡说。 “应该有圈二代。” 李明洋试探性的发招聘微博,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。 非但没有遇到什么阻力,北影还往他这边送人。 中戏和上戏也纷纷跟进,往他这边送人。 美其名曰帮助花束娱乐重新振作。 实际上…… 瞄上了花束娱乐上亿的出海补贴! 内娱坑蒙拐骗,学校巧立名目。 这些钱进剧组走一圈,那什么都有了。 风气就这样,从学校就开始了。 学校的补贴是固定的,想要更多钱,那就要搞新的项目。 未来还有各种青年导演扶持计划和基金呢,美其名曰推动电影行业的发展。 比如为每部入选影片提供资金支持,每部一千万元,资金主要用于影片制作,帮助青年导演完成作品创作。 可拉倒吧。 每部一千万,到手能有一百万就烧高香了。 这也是李明洋为什么要闭门造车的原因。 花束娱乐产量和质量虽然不行,但好歹是真把钱花出去了,带动了整个横店就业和周边消费。 交给学院派的崽子,且不说他们能不能做主,即便能做主,最后钱大部分都是学校说了算,老师啊!主任啊!教授啊! 美其名曰,学校已经给机会了。 李明洋不排斥学院派的人进花束娱乐,也不排斥圈二代,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。 他要的是一群没有被内娱污染,学习能力强,有冲劲的年轻人。 大不了回头把学院派和圈二代给圈起来,区别对待。 虽然不排斥,但对于圈二代,李明洋的标准很高,远远高于普通学生。 十分钟的时间,这一组表现还行,主要是有新意。 李明洋给过了。 一群人才表演了一半就听到李明洋说通过,既惊讶又高兴,欢天喜地的出了门。 旗开得胜,张东白很高兴,自掏腰包请大家吃海鲜,唱KTV。 平时聚餐什么的,小付通常是请客的那个。 今天难得被请客,很是高兴。 屁颠屁颠的占便宜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