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眼看范彬彬随时可能暴走,一旁的黄小明不能装死了,赶紧劝冰冰消气,劝熏哥少数点,不要让李导下不来台。 这时候,放映厅猛地一黑,电影结束了。 灯光又是猛地一亮,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 掌声的热烈,与奖项无关。 场刊的分数,与奖项无关。 但戛纳官方艺术总监蒂埃里、戛纳主席雅各布、评审团全员到齐,一同观影,这待遇还是今年首次。 小姐全球首映礼之后,质疑小姐能否拿金棕榈的文章都少了,许多欧洲影评人给予了小姐非常高的评价。 小姐不仅仅是女同,还是女权,在押题上,压中了今年欧美zz风向…… 什么是艺术电影? 跟商业电影不同,商业电影有特效、成本、票房作为参考。 盈利就是成功。 艺术是一个概念,一种思潮,一种探索,一种抽象。 是一群掌握艺术话语权的人定义出来的东西。 所以小姐到底如何,媒体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,影评人可以感慨,表达自己的想法。 但最终的决定权,在掌握戛纳艺术话语权的人手里。 今年是很特殊的一年,斯皮尔伯格作为评委会主席,话语权太大了。 只要他愿意,他可以左右所有评委的思想,可以让戛纳认同他的意见。 斯皮尔伯格对自己手里的权力,理解得很透彻。 但他不会轻易使用自己的权利。 除非李明洋拿不到金棕榈,他才会使用自己的权利。 李明洋拿金棕榈,才是最符合他个人利益的决定。 小姐全球首映礼结束后,一众评委来到官方准备的会议室,进行封闭式讨论。 议题很简单,小姐是否足够优秀,足以拿金棕榈。 在经过并不激烈的讨论之后,所有评委都看向斯皮尔伯格,意思很明显。 你觉得可以就可以。 “我们听听大家的意见吧?”斯皮尔伯格笑道。 如果是外行,可能听不懂斯皮尔伯格是什么意思。 但在座的内行,从中听出了许多信息! 而且是很劲爆的信息。 大家的意见就是场刊! 往年多届戛纳电影节都遵循“大热必死”的原则,场刊评分最高和各方评论最好的电影,往往都会和金棕榈失之交臂。 斯皮尔伯格有意参考场刊评分。 戛纳电影节场刊《screen》以每日一刊的频率,记录了电影节期间的观影日程、放映影片的介绍、影人采访,以及对热门电影的深度剖析 。同时,它也汇聚了多家媒体、资深影评人的看法,每日对主竞赛单元的影片进行评分(打分制是4分制),最终平均得分与戛纳官方评审团往往也有一定的契合之处。 截至目前,戛纳电影节的场刊评分已率先给出了其中9部已放映的主竞赛单元影片。 《天注定》暂时以3.2分位居第一。 《过往》、《归来》分别以2.8分、2.6分位列第二、第三位。 《如父如子》以2.5分位列第四位。 《花容月貌》获2.4分。 《伯格曼》获2.1分。 《吉米·皮卡尔》获2分, 《赫利》获1.6分。 《稻草之盾》获1.3分。 场刊的评价,主要还是看评委的意愿,而斯皮尔伯格不想显得太独裁,选择了参考场刊。 老狐狸永远是老狐狸。 …… 高场刊评分并不等于金棕榈, 影评人毕竟不是评审团。 所以很多时候那最高奖的电影在影评人处的评分不一定很高。 贾樟可的《天注定》,平均分3.2,两位顶级影评家给出满分杰作。 其中就有国际影评人联盟主席,法国宗师级影评大拿《正片》主编米歇尔西蒙。 结果,拿到了最佳编剧奖。 李明洋的新世界,戛纳场刊评分非常低……只有1.6。 最终和贾樟可一样拿到了最佳编剧奖。 场刊低成这样,李明洋当时根本没感觉自己能拿奖,毕竟低到这个程度,还拿奖的也挺少见的…… 第二天下午,场刊开出了两部主竞赛单元的评分。 醉乡民谣3.3分。 小姐3.3分! 同分! 并列第一! 李明洋觉得没什么值得庆祝的,但棒子媒体却集体大书特书,疯狂吹牛逼…… 贾科长仗着场刊第一,在国内疯狂刷脸,几天的曝光率,赶得上过去几年。 小姐场刊并列第一,席卷中韩互联网。 影评人的观影影评犹如暴雨般倾盆而下,声势极其骇人。 作为一部贷款金棕榈的电影,小姐的影评引起了数以千万计的网友探讨。 许多影评人的影评带着剧透,小姐犹抱琵琶半遮面,勾起了无数人的幻想。 大尺度的床戏呼之欲出。 “我勒个去,李明洋终于拍女女涩情片了!” “终于等到这一天了,想看想看!” “金泰梨还挺好看的,一出道就那么劲爆,去棒子当导演太幸福了。” “你以为国内的导演不幸福啊,那是不给你看而已,哈哈,还是李导实在,让大家一起看。” “哈哈!” “哈哈+1” “我看影评,尺度大得很啊,这片子没法在内地公映啊!” “内地上映我也不看啊!肯定是删减版,等棒子那边的无删减盗版!” “哈哈,想到一块去了。” “图片,图片,图片……” “卧槽!楼上那哥们吊啊,盗摄啊!” “我的麻鸭,体位那么劲爆嘛!” “金敏喜咋在电影里怎么那么好看,这身材,这柰子,这眼神……” 有心盗摄,是不可避免的。 影评和盗摄的双重吸引下,无数网友翘首以盼棒子的盗版。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,当天下午,中影突然发布公告,宣布引进小姐,删减之后与棒子同步公映。 小姐要在内地上映,别说内地网友了,就是李明洋自己也没想到。 贝尔斯里酒店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