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景恬和蜜蜜都吐槽了好几次。 而且电也是走的明线,被吐槽的更多。 “似乎聊的不错,有说有笑的。” 李明洋支着下巴看了一会,就离开了卧室,来到张薇的办公室。 翻看桌上的文件。 一般人看到张薇桌上的密密麻麻的数据表,可能会头晕。 但李明洋不会。 前世,被她锻炼出来的…… 看了一个多小时,李明洋又回到了张薇的卧室,透过镜子,发现两女已经离开了。 李明洋回到张薇的办公室,继续看资料。 上市的各项资料,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。 资源分拆,两个上市公司。 首先上市的是CJ子公司CJM和花束经纪合并的花束CJ上市。 其后是盘古特效+花束科技。 花束CJ上市IPO融资规模是1000亿韩元。 晚上十点多。 张薇回来了,心情看起来很不错。 “你送她回去了?”李明洋问。 张薇顿笑道:“嗯,她家确实是寒门。” 寒门,可不是平民。 而是那些没落的贵族家庭,他们虽然曾经辉煌,但如今已不复往日。 “祖上真是富过的啊,人脉能利用起来吗?” “她奶奶还在世,医学界非常有能量。” 在棒子有两个职业备受推崇,一个是象征金钱的医生,一个则是象征权力的检察官。 李明洋点点头,“老人还在,那人脉就还在,缺的就是钱,重新把人脉给续上。” “她的合约在BH娱乐,你试试看能不能把她的经纪约拉到我们公司,我们可以捧她。” 李明洋挠着头,想了很久。 “不需要,经纪约只能限制普通人,或者地位低下的爱豆,对于金高银这样的世家女没用。” “白捧吗?” “喂饭也要别人能吃下去才行,有些人天生就是演员……” 内娱后来二代是真多啊! 但是能吃演员这碗饭的人,少之又少。 连古偶和现偶都演不明白。 偏偏占着资源。 三大影视学院的表演系,真就可有可无了,没背景的,毕业第一年以为自己是天之骄子,第二年才知道自己和群演其实没啥区别。 内娱是越来越难混,学院派一年不如一年。 以BAT为首的资本圈,利用影视资源,构建起了一个庞大的根系资本框架。 这一套脱胎于老贾的生态链。 雷俊靠着生态链的理念,打造出了小米生态链。 BAT依托爱优腾,打造出了内娱生态链。 以白粥姐王楚染为例。 她背后的资本布局和博弈,就是后来最真实的内娱。 万达倒了,陈思成第一时间送老婆,为啥,不送没法玩了啊! 王楚染是复星集团力捧的小花。 而在这之前,人家高三艺考生就能演到电视剧的女二。 也就是这部将军之上,她和沪圈的兴格文化传媒产生了关联。 兴格文化传媒的创始人是上广出来的大佬。 这时候,她还没进上戏。 进入上戏以后,她的第二部作品就是,海岩父子操刀的昆仑归。 海岩的儿子,就是墨雨云间的导演。 通过两父子的关系,王楚染开始频繁在精品剧中刷脸。 清平乐制作方是正午阳光和中汇影视,中汇就是海岩的公司。 随后,王楚染的影视分约就分给了CD home下属的经纪公司。 CD home的骨干大多是曾经在正午阳光,或者山东电视台工作的员工。 这一阶段王楚染身后是老牌资本,海岩父子和正午阳光。 有了一定的知名度,不过离小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 21年,王楚染背后的资本升级,复星影业下场了。 复星是魔都的本土龙头企业,年营收千亿的集团。 控股的子品牌和子公司多如乱麻,比如豫园和老庙黄金。 王楚染是复星直接硬抢的,老牌资本根本没有还手之力。 一句话都不敢乱说。 王楚染加盟复星之后,集团内的品牌代言就交给了她。 复星集团的老郭对影视的布局有点晚,13年开始,投资的博纳。 国内很多大佬都是在13年左右入场。 只不过这个时候已经晚了。 BAT早就形成了垄断,传统行业跟互联网比快,纯纯白搭。 复星虽然入场晚,但对影视圈的投资非常深入。 老贾暴雷之后,复星把张昭挖过来,担任复星集团副总裁,复星文化集团CEO。 投资华艺、伯纳,又投资沪圈头部影视公司,另外国外投资李桉。 挖芒果的人,挖万达的人。 伯纳回国,也是复星、阿里、企鹅一起出钱私有化。 复星影业很复杂,要穿透至少五个公司才会到达王楚染工作室。 而这五个公司都和上戏、上影、上广非常紧密。 所以王楚染是复星小公主,同时也是沪圈小公主。 复星影业所有的资源都是作用在她身上的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