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明白啊!我当然明白,感受太深了! “不明白,还请田主任说说,对了,要不要喝点?” 田主任眨巴了一下嘴巴,“喝点。” 李明洋把自己带来的茅台拆了,田主任拿来两个小酒盅。 连喝三杯,田主任舒服的呼了一口气,给李明洋说起了京圈的道道。 其实这些,李明洋比田主任还了解。 娱乐圈各圈的划分比较复杂,大体上按照地域划为京圈、沪圈、西北圈、东北圈、港圈、湾圈6个圈,而六个圈又有无数个分叉。 京圈泛指燕北演艺圈。 起初只是京城一些部队的大院子弟凑一块儿在文艺圈玩儿。 他们靠着信息差,主攻电视剧,迅速取得成功。 后来,这些经常聚一起互相帮衬的圈内人,渐渐被外界称之为“京圈”。既然是圈子,就不能固步自封,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。 进京圈一般都有引路人。 比如王朔带进来冯裤子、徐才女、姜闻、王子闻。 冯裤子带进来徐凡、大小王。 徐才女带进来李庚西。 姜闻带进来张一白。 英哒带进来关小彤和鹿翰。 这让他们空前团结。 随着时间的发展,京圈兵强马壮,高手如云,既有影视公司大亨,又有名导、名编剧、一线明星加持。 千禧年前,京圈火起来的艺人90%都是他们推出来的。 他们捧谁谁红,推谁谁火! 这一时期,京圈大佬们手握资源,不可一世。 在他们看来北影和中戏其实不是京圈。 千禧年后,港台圈北上,为了巩固京圈的地位。 地域性的京圈出现了,其中包括人艺、北电、两大影视学院、原京圈,形成一个势力更加强大的京圈。 京圈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抱团,无论内里怎么乱,一旦有外人触及京圈利益,就会一致对外。 现在京圈最强大的势力就是华谊。 手握内娱半壁江山,要钱有钱,要人有人。 就连上面都在扶持华艺。 华艺很多电影的投资用的根本不是自己的钱。 比如集结号,招行开国内先河《集结号》获5000万无担保授信。 比如华艺很多大制作电影都有中影、上影参投。 甚至百花奖都成了华艺年会。 这其中既有炒热电影圈,吸引资本的目的,同时也有京圈大佬之间的交情在。 人情社会,错综复杂。 一瓶茅台喝完,田主任也说完了,转而问道:“所以你明白你要面对的是什么了吗?” “明白。” “为了一个剧本,得罪那么多人,值得吗?” “值啊!”李明洋一拍大腿,毫不犹豫的说。 田主任顿时无语了,他说那么多,就是让李明洋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,不要再乱来,然后该低头低头,他也好从中周旋。 可是李明洋的态度,令他很失望。 “田主任,我知道伱是为了我好,但是这个圈子属于我的机会在哪里?要等多少年?要付出多大的代价?要低多少次头?” 李明洋从口袋里掏出烟,递给田主任一根,点着,又给自己点了一根,“我觉得现在就是我的机会,难得的机会,让我一战成名的机会!” “你啊你!年少轻狂是好事,但是你也不能挑冯裤子和华艺啊!他们背后有多少资本你知道吗?”田主任摇头道。 “资本可不会管那么多,他们看中的是利益,即便是京圈为了利益,为了女人翻脸的还少吗?”李明洋意有所指的笑道。 田主任拿手指着李明洋,有点生气的的说:“你这臭小子,把算盘打到我身上了。” 田主任和冯裤子不对付。 而起因就是女人。 当年在《大太监李莲英》剧组,田主任和徐凡有一段情,然后两人很快就分了,徐凡狮子大开口,索要巨额分手费,作为赔偿。 当时田主人没那么多钱,还是他的‘红颜知己’李绍红出手相助,才凑够徐凡要的数目,最后还是由李绍红代为转交…… 因为这件事情,徐帆再也没有和田壮壮以及第五代导演有过来往,被大导演们集体封杀。 直到遇见冯裤子,徐凡才终于能拍上大导演的电影。 田壮壮和冯裤子之间没有间隙,李明洋打死都不相信。 所以他现在最信任的人就是田主任。 第(2/3)页